

大蔥,是人們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調味品。常見的貯藏方法有窖藏、溝藏、架藏和冷藏。
溝藏 將采收后的大蔥就地攤開,鋪在土溝里,經風吹日曬后,使表層粘附的泥土脫落,待蔥白表層呈半干狀態,然后扎成重5~10千克的蔥捆,在通風處堆放5~7天,使蔥的外皮充分陰干。選擇背陰通風的地方挖溝,深20~30厘米,溝寬50~70厘米,灌飽底墑水,把蔥一捆靠一捆地栽入貯藏溝內,然后將后一捆葉子依次蓋于前捆上部,并用35厘米長的玉米秸靠蔥捆四周插一圈,以便通風散熱,再用土埋嚴蔥白部分。嚴寒來臨前,用草簾或玉米秸稍加覆蓋即可。
窖藏 冬天氣溫下降至0℃時,也可將溝藏的大蔥移入地窖貯藏。貯藏過程要加強管理,每隔一段時間打開蔥捆檢查,如有發熱腐爛,要及時剔除。如有發潮現象,可及時通風調節或將蔥搬到日光下攤曬,然后再入窖繼續貯藏。
架藏 為保證架藏大蔥的質量,在貯藏前,需將大捆大蔥打開,剔除傷、病及受潮濕的莖株,分扎成重約7~10千克的小捆,依次堆放在貯藏架上,橫放或豎放均可,中間留一捆蔥的位置作為通風空隙,如果在露天架藏,應準備好必要的覆蓋物,貯藏中要注意氣候變化,及時做好防雨、保暖等工作。
冷藏 將經挑選的大蔥,扎成小捆,按次序碼入筐內,然后放進冷風庫堆藏即可。庫溫以0~1℃為宜,相對濕度掌握在80%~85%,貯藏過程中,定期打開蔥捆查看,發現有發熱變質的蔥捆,應及時剔除,避免腐爛蔓延。
以上這些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,如失水嚴重、營養再生旺盛、損耗率大、耗能等。通過對大蔥貯藏效果的比較和分析,我們認為適宜貯藏工藝為:
氣調庫儲存 氣調貯藏能在適宜低溫條件下,通過改變貯藏環境氣體成分、相對濕度,最大程度地創造果蔬貯藏最佳環境,其效果表現在以下方面:氣調貯藏營造的低氧(一般O2含量為l%—5%)、適當CO2濃度能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,減少果蔬中營養物質的損耗,同時抑制病原菌的滋生繁殖,控制某些生理病害的發生;清除貯藏環境氣體中的乙烯,以抑制其對果蔬的催熟作用,延緩后熟和衰老過程;增加環境氣體中的相對濕度,以降低果蔬的蒸騰作用,從而達到果蔬長期貯藏保鮮的目的。
煙臺科達氣調設備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們經過20多年的研究,掌握了整個保鮮系統的關鍵技術、工藝及裝備,專為顧客量身設計及實施方案,解決目前較難解決的大蔥保鮮問題!
如有朋友想要建氣調庫請撥打煙臺科達 電話:18615931193
座機:0535-6384311